点击这里联系客服客服-咨询
客服-咨询
首页 > 文章详细

中国色谱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访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许国旺研究员

发布日期:2017-09-28 10:11:56 【关闭】
摘要:在我国色谱行业,谈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几乎无人不知。1961年10月,第一届全国色谱报告会在大连召开,我国色谱行业学者交流的盛大舞台从此开启。四年后即1965年,第二届全国色谱大会在兰州举办,而由于历史原因,直至十多年后的1979年,第三届全国色谱大会才得以在大连举行。此后,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便每两年举办一届,几乎从未间断。

  在我国色谱行业,谈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几乎无人不知。1961年10月,第一届全国色谱报告会在大连召开,我国色谱行业学者交流的盛大舞台从此开启。四年后即1965年,第二届全国色谱大会在兰州举办,而由于历史原因,直至十多年后的1979年,第三届全国色谱大会才得以在大连举行。此后,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便每两年举办一届,几乎从未间断。

  时隔多年,2017年5月全国色谱大会重回兰州,而此时,会议报告数量已经超过600篇,会议规模超过1000人。由此可见,我国色谱行业从业人员队伍已经逐渐发展壮大,色谱会议规模的扩大彰显我国色谱事业的迅速发展。时值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暨仪器展览会召开之际,仪器信息网编辑就我国色谱事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许国旺研究员。

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许国旺

色谱研究成果累累 产研结合得到发展

  1984年,许国旺获得浙江工学院化工系分析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师从卢佩章院士,并于1991年获得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是年,许国旺留所就职于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开启了他的色谱人生。现年,许国旺任大连化物所生物技术部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组(1808组)组长、生物技术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致力于色谱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以分离分析研究为立足点,开展复杂样品分离分析方法的创新性研究、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及其在疾病、中药、植物表型、食品安全等方面应用的研究。

  几十年的色谱研究生涯使许国旺对我国色谱事业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其看来,在国家的长期支持下,我国色谱技术研究已经取得许多成果,色谱事业已经获得长足发展。“张玉奎院士在第21届全国色谱大会上的报告中讲到,自2011年以来,我国色谱相关文章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被引用频率,都获得国际同仁的认可。这表明,我国色谱研究在世界上已经取得了较高的学术地位。”许国旺讲到。

  第21届色谱大会上开设了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基础等多个分会场,各分会场参会人员爆满。许国旺认为,对学者尤其是初入色谱行业的青年学者,选择此两方面研究主因有两个:其一,研究费用相对较低;其二,发表文章难度相对较小,而影响因子和被引用频率较高。虽然我国色谱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队伍已经在不断发展,但许国旺却看到了该研究领域现下存在的问题。“最本质的问题是缺乏原创性,比如研究理念、研究思路等,这是我们始终要为之奋斗的事情。”而与此同时,许国旺也认为,开展原创性研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难度,国内外学者均面临该问题。“我国的色谱事业若要成为世界科学历史舞台的主角还需要增加原创性研究,我希望未来色谱行业出现以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公式、定律等。”许国旺表达了其对中国色谱事业发展的期望。

 “色谱应用的研究不能以发表文章为终点,产业化应用才是最终的检验。但将研究成果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不容易。”许国旺讲到。第21届全国色谱会上,超过半数参展企业为国产仪器厂商,并且带来了最新的产品和技术。“这些企业主要的科学技术与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密不可分,体现了基础研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色谱工作者响应国家号召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科研与生产如何更好的协同发展,许国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认为,产研结合需要多方互动,逐步开展,需坚持不懈走下去,核心技术突破才是根本。“色谱工作者可以开展有中国特色即当前国民经济急需的技术研究,逐步取得突破,‘并行’甚至‘领跑’先进国家也不是不可能,而这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坚持。色谱发展需分步进行,当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提升仪器水平,改善国产仪器低档次重复的局面,要向高品质产品努力。”许国旺对当前色谱研究发展方向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分析化学由配角变成主角 色谱质谱技术亟待发展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如火如荼。在传统分析化学家看来,分析化学在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属于“配角”。但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从上世纪末开始,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许国旺如是说。目前面临的食品、环境、生命科学、中草药等领域的样本越来越复杂,分析工作正由成分分析逐渐转向功能研究和特征研究,并且由目标化合物分析转向全景信息分析。许国旺表示,全景信息分析测定对象有成千上万个,是一种高分辨分离分析,结果是以庞大的数据呈现,在分析过程中一些新技术手段如色谱质谱联用等被使用,以提高灵敏度、分离度等。

  20世纪末期,生命科学研究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组学研究的确立,大量未知生物分子被列入待分析物质行列,传统分析化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以基因组学研究为例,DNA测序需要分析研究3万多个基因,用单个毛细管来测序,需要很多年,阵列毛细管电泳的应用大大加快了分析速度。可以说分析技术的突破促进了分析科学的发展,加快了生命科学研究的进程。”许国旺讲到。

  谈及分析化学的发展对生命科学研究的作用,许国旺着重强调了色谱、质谱两项技术的重要性:“生命科学研究面对的样本极其复杂,无论是代谢物还是蛋白质,运用现下的科学手段和方法只是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完全掌握其基本组成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作为重要的分析手段,色谱、质谱技术的发展愈来愈重要,此两项分析化学技术的突破一定可以促进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

  在许国旺看来,分析化学依然是生命科学发展过程的瓶颈。生命科学研究对象的显著特点是成分众多、性质各异、浓度范围大、分子种类多、样本动态变化甚至是活体研究等等,当前的分析方法无法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这也表明生命科学研究对色谱、质谱等仪器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许国旺讲到。

打造高端色谱学者交流平台 为色谱事业培养后继人才

  近年来,在分析化学行业的学术会议舞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频频出现,就此现象,许国旺认为,“青年是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任何事业都需要年轻人的加入、继承和发展,色谱事业也不例外。全国色谱大会是我国色谱行业学术水平最高的会议,是一个品牌会议,青年人有机会在这样的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或许影响其一生。一旦得到业界人士的鼓励,其将更加坚定投身色谱事业的决心,从而成为未来色谱界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据了解,近几年每届全国色谱大会开设青年口头报告奖,鼓励青年人积极展示色谱相关研究成果,激励青年人进一步加深钻研色谱技术研究的兴趣。许国旺还透露,在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举行的会议上,老中青结合的理事组成的议题已经提出,主旨在提拔年轻力量,使其能够更快的成长。“无疑,没有年轻人就没有未来。当下的科研环境适合年轻人成长,而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发挥和展现才能的空间是我们作为色谱人应该做的事情。”许国旺如是说。

  在色谱人的眼里,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是一个高端品牌学术会议,是一个展示自己和学习知识的前沿平台。许国旺认为,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首先是一个学术会议,顶尖科学家的参与必不可少,他们带来的是当前国内甚至国际上最前沿的色谱学术研究。而色谱会议也是一个关注实际问题、接地气的会议,食品安全、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关乎民生的研究与会议的主题又紧密吻合。再进一步,色谱技术研究的成果展示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高端学术会议上。通过展示产品,可拉近科研专家与仪器企业之间的距离,缩短新产品进入应用领域的时间。

  依照原始初衷,全国色谱学术会议的会议规模设定在600-800人之间,而近年来,参会人员每每超千人,会议内容逐渐扩展到基础研究、材料研究、仪器开发、仪器应用等多个方面,众多年轻人的参与带来了许多新理念和新思想,为色谱研究注入了新生命力。“每一届都是最好的,期待今后的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依然更高、更好。”许国旺讲出自己的期待。